2021.10.25
這次演講屬於許世融教授影視史學課程的一個單元。
我以李仙得的《臺灣紀行》、陳耀昌的《傀儡花》、曹瑞原的《斯卡羅》和屏東縣政府的《社頂的孩子》為例證,說明〈從「實中實」到「虛中實」的史譜〉怎麼使用。目的是教導學生在製作紀錄片時,應先在史譜中自我定位,不必擔心有個人的立場。
演講中,也提起「虛中實」和「觀今鑑古」這兩個概念和歷史劇的關係。
「虛中實」得自鹿港民俗文物館的布袋戲臺。「觀今鑑古」(這個詞有點古怪,待進一步探討,應該是「以古鑑今」),取自楊梅鎮楊梅座戲院。兩個匾額都是日治時代的文物。
從這兩個概念,可見戲劇、小說等等文藝作品除了共同的理想「美」之外,「虛中實」追求超越表相之上的「真」。而「觀今鑑古」強調「善」以及歷史之「用」。這兩個概念的重點不一。假使真善美三合一可以臻達最高理想。但歷史小說、歷史劇首先要能擺脫俗套和教條,才能成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