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廢墟,紀錄片的焦點在臺中霧峰的北溝。
1950-65年,這裡曾經是故宮文物的所在地。除了陳列館、兩棟庫房,其餘的文物全都儲藏在一個馬蹄形的山洞裡。
紀錄片預計有三部曲。第一集於2015年在霧峰首映。當時的故宮院長馮明珠全程出席,我也在現場。就紀錄片/非劇情片的類型來說,第一集以「觀察式的」為主,「參與式的」為輔,而不是「資訊/宣導式的」或「反思式的」。「觀察式的」紀錄片基本上,同意主題可以有多元觀點,不過盡量「保持距離」,給人有客觀的感覺。
李佳懷導演在第一集中,敘述故宮文物從北平一路顛沛流離的過程,全都因為國家長期戰亂使然。到了基隆登陸,曾在楊梅小駐,不久轉移到臺中火車站附近的臺中糖廠。過了一陣子,終於在北溝落腳安歇。1999年921地震,北溝成為廢墟,直到2014年初,山洞遺址出土,於是為了文化資產保存及活化展開一段故事。
第一集的故事豐富,又涉及國寶文物,人人好奇。連臺北故宮及嘉義故宮南院在2015年也先後播放,聽說迴響熱烈。2020年,臺北故宮舉辦博物院成立七十週年慶,舉辦回顧展,理所當然納入北溝的一段歷史。
紀錄片第二集於前天(2021.07.24)上午以遠訊方式首映。會中我應邀演講。這一集以故宮/北溝的保存和活化為主題,所以「參與式的」性質勝過「觀察式的」,不同人馬相互爭論的畫面遠多於敘事性的鏡頭。我想觀衆勢必大量減少,剩下的人大概只是對這個主題或個案有興趣的而已。
在簡短的觀後感中,我首先表示:
1.
對北溝地主們的處境,以及從無奈轉氣憤,深表同情。
2.
臺北故宮當局看來只對北溝這段「歷史」有興趣,至於對「北溝遺址」何去何從?態度越來越冷淡,只差最後一句結語沒有公開說出口而已。
3.
市政府相關單位官員以及各級民意代表先熱後冷,出一張嘴而已。甚至到近期,早不說晚不說,還端出「地震法」、「水土保持法」等等法規,其實已經表明無路可走。
4.
文史工作者最辛苦。我常說,吳東明像隻牛。牛有時反應遲鈍,有賴鞭辟,但卻又堅忍苦幹。其實這才是文史工作者的基本精神。
接著,再提出幾點建議:
1.
北溝應放棄/取消「歷史建築」。2014年10月經由各方的努力,北溝被臺中市政府認證為「歷史建築」。這個身份起初振奮人心,後來反而成為枷鎖。害得「文資保存」及「地主利益」之間,左右失衡,動彈不得。目前應儘快塗銷「歷史建築」的資格,一切歸零,才能重新出發。
2.
在山洞遺址樹立簡單的永久性標誌,以便日後必要時得以找到原址。
3.
地主們恢復使用權。假使他們整體規劃之餘,在山洞外圍留點社區綠化區,也等同「文化公園」,紀念故宮/北溝,福地遺澤子孫,未嘗不是件美事。
4.
李導演的兩集紀錄片可圈可點。完成三部曲之後,為北溝留下影音紀錄,說實在已經實現文化資產的保存。
5. 吳東明等歷史工作者應放寬史觀視野。山不轉人轉,北溝遺址的文化意義不只「故宮文物的今與昔」一條線索而已。任何歷史文化的價值可以縱橫交錯,成為網狀。如果把「故宮/北溝」與省議會、省政府教育廳、光復新村等連結在一起,寫成一本《1950-60年代的霧峰》,讓「在地的」「時代精神」保留下來,不也是“living history”嗎?
李導演以「廢墟的力度」為題,凝視故宮/北溝的過往及未來。以個案來說,除了自身的能量,廢墟的力度需要後人的加持(empowerment)。
圖:《廢墟的力度—北溝二部曲》講座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