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譯文原刊於《當代》,79期(1992.11),頁36-40。
張四德 譯
譯者前言
這兩篇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相關的文章〈五百年紀念的電視影集〉(The
Quin-centenary on Television)以及〈評論影集:埋葬的鏡子〉(Review: The Buried Mirror),譯自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一九九二年十月發行的《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美國歷史學會近來非常重視影視史學。在一九九一年全國年會中,特別召開一個場次的座談會,邀請參與四部電影影集製作的歷史學家,共同討論(九二年:史家與電視)。在〈五百年紀念的電視影集〉一文,Barbara Abrash對於這些影集的製作及分析,有詳盡的分析和說明。在〈埋葬的鏡子〉一文裡,Malcolm
Richardson給予〈埋葬的鏡子〉相當高的評價。他也呼籲史家參與影集的製作,能發揮歷史的力量。
五百年紀念的電視影集
西元一七九二年美國以遊行和祈禱等方式,首度以慶祝哥倫布抵達西半球來象徵美國的誕生。一八九二年哥倫比亞博覽會熱烈慶祝工業的發展,哥倫布被奉為機智的個人主義之化身。加入哥倫布的百年紀念具有國家認同的象徵意義。一九九二年則顯示,國家認同本身就是一個爭議性的主題。
在這個爭論多元文化觀念的時期裡,有關美國史上的奴隸制度、種族大屠殺、殖民主義以及為了熟知的優異特質等,出現了許多截然不同而又相互矛盾的說法。對美國的土著民族、非洲裔美國人、南美裔美國人等,先後都提出自己的見解。歷史本身竟然也變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到底該由誰、什麼角度、以什麼目的來談歷史?
不論使用發現(discovery)、相遇(encounter)、侵略(invasion),或是使用交往(contact)這個最不具色彩的字眼,其實選用語詞的本身已經顯示了爭議的重點。大衆媒體和學術文章,無不詳細審查哥倫布海上航行的意義和結果。這種難能可貴的機會,讓史家的作品得以接觸到大衆。學者也因之積極參與電視上的重要節目。
一九九一年,美國歷史學會在芝加哥舉行年會。其中有場討論會名為:「九二:史家與電視」,邀請三位史家(Peggy Liss, Franklin W. Knight和Peter
Winn)談論他們參與三個影集的體驗:「埋葬的鏡子:對西班牙和新視界的省思」(The Buried Mirror: Reflections on Spain and the New World),「哥倫布和大發現時代」(Columbus and the Age of Discovery),以及「美洲」(Americas)。除外,再加上兩小時的特別節目:「劫後餘生:戰勝哥倫布」(Surviving Columbus),成為電視節目紀念五百年的重頭戲。以這些節目除了在電視播映,也考慮供課堂上教學使用。
根據「哥倫布與大發現時代」製作人(Zvi Dorner)的說法,五百年紀念的爭議,激發他創作一系列足以認識不同觀點的影集,但是他從未想到採取任何立場。這套含有七個單元的電視專集,是五百年紀念節目中唯一接受國家人文科學贊助基金的。影集中的哥倫布各描繪成歷史的催化劑,在不知不覺中釋放出今日世界的能量。
由於這個影集有意探討哥倫布的宗教、知識、政治環境,以及在海上航行的細節和文化遺產,因此影集又可以稱作「發現哥倫布」。節目試著從哥倫布的觀點來看他的經歷、住過的地方,並且隨著他的路線再還行一趟,同時還參考引用其信件和日誌。
身處現代的世界而尋找往日的遺跡,這些紀錄片分別在二十七個國家拍攝。包括開羅的香料市場以及聖•薩爾瓦多的考古挖掘。現今壯觀的遊行、節慶以及其他紀念哥倫布的儀式也都能使主題不斷顯現。哥倫比亞外交家兼作家,奧理剛(Mauricio Obregon)實地拍攝的影片和生動的地圖、鑲刻品、油畫以及人工製品等,提供了視覺的資料以及敘述的背景。除了這位專輯主持人,其他學者(包括William H. McNeill和Franklin
W. Knight)也提供了不少意見。
遵照哥倫布本人的日誌和仿造哥倫布的船隊,啟航到達加勒比海。藉著使用當時的地圖和航海的工具,體驗船上艱困的生活,可以瞭解十五世紀的航海經驗。另外還附加了兩段影片。一段是調查西班牙人、教會人士以及歐洲疾疫對美洲的影響。另一段則要留意農作物及其它自然資源,特別是珍貴的金屬在各大陸流通的結果。
最後則考量:五百週年是否值得慶祝?這是個新問題,一七九二年的初生國家或一八九二年的工農業大國,從來不會是困擾。觀察過墨西哥土著民族的抗議、牙買加追悼奴隸的儀式,以及紐約和俄亥俄州哥倫布地區的民間遊行以後,奧理剛採取肯定的態度。他認為,哥倫布代表他生活的時代和文化……是最好的也是最惡劣的代表,這樣一位改變世界的傑出水手是值得推崇的。
談到五百週年紀念時,芙恩提斯(Carlos Fuentes)介紹「埋葬的鏡子:對西班牙和美洲的省思」,並且表示,在西班牙語系的世界裡,我們懷疑有什麼值得慶祝的。身兼作家、學者和外交家的芙恩提斯,在發表的文章中,針對三個主要的西班牙語地區(即西班牙、拉丁美洲和美國),探討多元文化的動力。他的重點,放在有印第安、非洲和歐洲分成混合的社會中,西班牙文化的複雜、延續和持久力。
獲得西班牙大力贊助的「埋葬的鏡子」,是和美國的文化事業團體即(Smithsonian)聯合製作的。這套節目包括五個單元,每單元一小時,以英語和西班牙語播出。芙恩提斯將古代美洲墓穴中發現的聖境當作一種隱喻,強調「鏡子可以昭示我們」。他的圖片不僅在文化模式上,而且在時間上也都極為豐富。從Aetamira的墓穴至今日的洛杉磯,真是包羅萬象。遊訪古代的挖掘、教堂、廟宇的遺址、今日的拉丁美洲、古代西班牙的節慶,這個專輯提供了全面性的歷史掃描。
芙恩提斯所描述的故事藉著圖畫、平面藝術、檔案,在影片中顯現出來;另外還有西班牙、美洲實地拍攝的影片。最前面的兩段節目,以西班牙和歐洲人征服之前的美洲為焦點。影片告訴我們,西班牙人實際上是由Celtiberian、阿拉伯人、猶太人和地中海民族融合而成的。第三段節目的重點,放在西班牙黃金時代以及殖民帝國時期,一方面剖析Velasquez和Cervantes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從Potosi和Ocotlan教堂建築查看印第安藝術品中巴洛克風格的轉變。第四段節目回溯十九和二十世界拉丁美洲的革命,重點集中在墨西哥革命。雖然芙恩提斯對每個人和每個機構都能面面俱到,不過仍然以社會為重。芙恩提斯強調,社會創造了一套價值體系,也承擔這套價值體系。
從文化和政治史中,芙恩提斯企圖尋找,孕育豐饒的群體生活和民主理想的傳統、信仰和價值觀。最後一段節目訂名為:「未完成的事業」(Unfinished Business) ,內容概括地敘述當代社會政治的危機。芙恩提斯也提到過去五百年裡,創造了歡樂、痛苦和危險的西班牙文化。在結尾時,他再度強調,以文化之鏡為喻,更能將人類的潛能呈現出來。
「美洲」是部檔案文獻的影集,也是電視廣播的課程;大體而言,是以哥倫布到達美洲後為主題。這個影集描述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拉丁美洲,包含許多出版作品和電視廣播課程的材料。公共電視台(PBS)預定在一九九三年一月首映,目前觀眾無法先睹為快。
「劫後餘生:戰勝哥倫布」,播映時間為兩小時。透過Pueblo印第安人的眼光觀看歐洲人到達美洲大陸的種種作為,並且慶祝Pueblo的族人能在哥倫布及其子孫的魔掌下逃生。這個屬於美國土著的節目是由KNMETV/Albuquerque以及美國藝術院共同製作。
說故事的、藝術家以及部族領袖在陳述歷史的時候,合力編織了不同層次的故事。影片中的檔案文獻、照片、戲劇性的表演以及如詩的錄影效果,呈現出古代農村征服者以及西南風光的最初面貌。這項工作使得Pueblo印第安人精神和文化層面的經驗以及更多的文字紀錄得以重現。
節目中第一個小時,從Chaco Canyon和Mesa Verde的廢墟談起,並由Zuni口述古代部族的起源,而後是Coronado蠻劣的入侵以及西班牙的武裝墾殖。一八六〇年Pueblo曾經反抗西班牙人的統治,獲得了十二年的獨立。第二小時專論美國政策的影響,包括父權主義和文化璀璨等。這段節目以Pueblo的現狀結尾。「劫後餘生」一如美國土著文化,歷史常以詩、傳奇、口傳歷史、歌聲、藝術和文字的敘述等方式表現出來。
雖然這些作品都為五百週年紀念而作,所慶所祝其實各不相同。然而主題的範圍和探討方式都和歷史有關,尤其是針對五百年紀念的意義和代表性所引發的爭論和影響。
以大人物為主角的「哥倫布和大發現時代」是這些影集中最傳統的一部,它承認這項爭論,進而邀請觀衆思考哥倫布究竟是不是英雄?「埋葬的鏡子」以文化作為政治和歷史的舞召。在藝術、宗教和群體生活的領域裡,這個專輯找到了頑強抵擋專制制度和信仰的民主傳統。「劫後餘生」改變了歷史的語調和觀點。透過一個很少在傳播媒體上出現過的民族,向傳統的看法挑戰。
在五百年紀念的今天,充滿了動力和爭議,歷史讓大衆瞭解重建歷史的過程,以及受到重視的原因。這些影集是電視節向廣大觀衆提供了多元的歷史見解,以及史家如何扮演重要角色的證據。
評論「埋葬的鏡子」影集
為了紀念哥倫布首航的五百年,產生了為數可觀的公衆節目、博物館展覽;電視和商業影片則對哥倫布投入真誠的關注。但是專為五百年紀念而完成的影片中,「埋葬的鏡子」顯然是最好的作品。這部影集出自史家李斯(Peggy
Liss)的構想,由Smithsonian和西班牙電視節以及五百年紀念委員會共同完成。今年夏天這個影集在發現者頻道(Discovery Channel)播出,拉丁美洲史家應該對此特別感興趣。
「埋葬的鏡子」介紹了西班牙帝國及其在新世界殖民的歷史,縱使這個影集試圖對西班牙和殖民時期的拉丁美洲及其獨立運動做一番掃描,然而仍算是文化和學術性的作品;政治性的敘述並非主題。有時雖嫌簡化,仍能為古老的研究取向辯護,而且成效卓著。
這項成就的主因,在於芙恩提斯是位優秀的作家和攝影機前稱職的旁白者。他不僅是成功的銀幕主持人,文筆更是優美、有力。此外,影集製作又善於運用「靜止」畫面,尤其是近距離拍攝的拉丁美洲,甚至於芙恩提斯所拍的墨西哥土著藝術品。芙恩提斯的敘述,顯示他能領會藝術品本身的圖畫蘊含的文化意義。他思考過這些圖畫和壁畫的曖昧的多重意義,因而能夠傳達出真實的意義。最重要的是,他能成功的說服觀衆,這些特殊的作品不僅含有藝術的理念,更能解釋整個文化轉變和各個歷史時期。總而言之,這部影集採取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取向,而且充滿了成熟的判斷,稍有其它的作品能夠與之匹敵。
但是,由於牽涉的問題太廣,「埋葬的鏡子」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個影集隱約暗示的前提:曾經有過一段西班牙式的美洲文化就是值得商榷的問題。在這個概括五百年歷史的影集中,學者專家必然會對其中一部分或某些時段感到不滿。儘管節目顧問那裡有巴西專家,但除了從Minas Gerais那裡獲得一些精彩的畫面以外,有關巴西所佔的時間顯然偏短。另外,從頭到尾,加勒比海也被視為西班牙海。這些缺失情有可原。芙恩提斯明白的表示過,這部影集的重點,在解釋美洲地區的西班牙式美洲文化。
更大的問題出自芙恩提斯的文筆,他有時候偏好絞盡腦汁,玩弄文字遊戲。這對於瞭解歷史的通則絲毫沒有助益。譬如,討論複雜問題時,像西班牙的沒落、物價膨脹以及北歐贏得了經濟力量等,芙恩提斯只告訴我們,西班牙因為富裕而變得窮困,拉丁美洲因此而淪為殖民地的殖民地。所幸,這些空洞的修飾語辭用得很少。在其它場合裡,芙恩提斯的文字,常和上乘的藝術作品以及當代有趣的影片同時出現,十分生動且富教育價值。以秘魯高地土著的宗教儀式為背景,芙恩提斯告訴觀衆,這些為苦難折磨的印度安人期望我們:「不要忘了共同的人性。」對於專家而言也許不足為奇,這個影集成功的運用哥雅(Goya)的作品,藉以捕捉西班牙由啟蒙至反動的轉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入侵的影響。拉丁美洲由殖民地到獨立的轉變,也處理得可圈可點。這部影集最精彩的部份,是關於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描述。而由於時間的限制,只容許他側重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阿根廷和智利等國。芙恩提斯透過熱切的陳述,有意向北美洲的人士報導一項重要,卻又常被忽略的事實:和美國的不列顛人一樣,早期的革命含有道德力量,也期望創造一個公正的世界秩序。在解釋「拉丁美洲共和國的政治發展出了什麼錯」時,「埋葬的鏡子」比較缺乏說服力。但是「共和國的起源」則在提醒人們注意南美洲人如何審視自己的歷史;這一段相當受人歡迎。
這部影集最後以一段影片為結論,顯然是呼籲美國觀衆注意墨西哥移民、雙語問題和文化轉變的結果。在一些厭煩的問題上,芙恩提斯並不迴避自己的看法。喜歡以辯駁方式處理當代事件或歷史記錄的人,可能會對這個影集感到失望。事實上,在這個影集播放之前,《華盛頓郵報》已經提出(錯誤的)警告,說這些影集會成為反美國主義的工具,而且成為指控美國過去和當今的罪證。確實的,在第四段影集中,芙恩提斯確實指責與墨西哥戰爭為不義之戰,而且責備金元外交和美國不時以軍事行動干預中美洲諸國之事。對於任何一位稍微瞭解拉丁美洲的人而言,這種情緒是不難理解的。
最後一小時裡,芙恩提斯控訴保守的種族偏見,並且討論美、墨邊界的衝突。也只有在此,芙恩提斯比較牽涉到爭議的理念。大體而言,芙恩提斯盡量避免以社論的方式報導美國,他的判斷也不完全正確。例如,芙恩提斯小心翼翼地讚美弗蘭克林•羅斯福總統(Franklin Roosevelt)的睦鄰外交。最後一段影集中,他對世上多元文化的未來表示樂觀。在洛杉磯和其它擁有墨西哥以及拉丁移民的美國城市,這種理想大致上已經實現了。
最後,「埋葬的文字」不只是當代的一篇論文,也有力的證明理歷史會繼續塑造今日之事。事實上,這個專輯的信條:「鏡子能夠捕捉太陽,映照自己。」是最能傳達歷史力量的隱喻。芙恩提斯及其同仁共同懸起的鏡子已經擦的光亮,美國的觀衆應當會欣賞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