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情片中的奴隸文化:《奴隸、電影、歷史》評介

 

2021.09.28

 

《奴隸、電影、歷史》(Slaves on Screen : film and historical vision)(臺北:左岸文化公司,2002按照國家圖書館出版編目的分類,屬於電影片、評論,其實應該再增補個歷史或社會史。作者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是美國知名史家,專攻十五至十八世紀法國社會史,屬於自由派及女性主義的學者。她於二〇〇〇年出版這本新書,應說是「另類的電影評論」,也是「另類的歷史書寫」;或者乾脆講,就是「影視史學」,指一種新興的學問,專門探討各種影像視覺文本的歷史論述。

本書以五部歷史劇情片為討論對象。臺灣的觀衆也許有機會觀賞《萬夫莫敵》、《勇者無懼》和《真愛無敵》;至於其他兩部影片《圭瑪達島政變》和《最後的晚餐》,似乎未曾上映,有興趣者只能各憑本事了。

戴維斯治史,一向專注下層社會及弱勢族群。雖然沒有自我標榜是位馬克思史家,但是她的研究取向與湯姆森(E. P. Thompson)有些相近。她(他)們筆下的社會低層邊緣性人物並非一批楚楚可憐、逆來順受之輩,相反地,是些有意識、懂得設法爭取自主權的男男女女。戴維斯所挑選的五部影片,都以奴隸的抗爭為主題,尤其他們向奴隸主人「吐口水」的特寫鏡頭,更是戴維斯五部電影聯想起來綜合討論的「膠水」。

自從一九六〇年代以來,社會史和文化史的研究界線越來越模糊了,社會與文化之間的關係逐漸成為互動辯證的整體,這是所謂新社會史或新文化史有「新意」之所在。戴維斯是史學界這股思潮的佼佼者。因此,評論影片時,特別偏愛反抗運動中具有「儀式性」的行為。「儀式」最具有文化特色,也有最能象徵某些特定時空或族群的文化。戴維斯說:「文化是種表演」;我們換個方式,粗俗一點地說「文化最有看頭」。戴維斯以這個標準評這五部電影的優劣。希望本書讀者不要忽略了這種論點的背景與新史學的關係。

當然,戴維斯不至於以一把尺衡量天下所有事物的長短。她很在意影片的敘述是否具有「變遷的意識」或「歷史意識」,例如《萬夫莫敵》在這方面失之於薄弱,所以不太受到青睞。除外,她也很注重歷史人物和社會型態的多樣性,區別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白人和黑人、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善惡,絕不可落入俗套、採取一刀兩分法。

史家討論歷史劇情片,不可避免地一定得分辨故事中虛虛實實的問題。戴維斯在本書中做了一些考證,而且也從編劇、導演或影片顧問的背景,探討他們歷史認知的能耐,這是本書的一項貢獻。然而,戴維斯和所有有志於影視史學的人都曉得,虛構的情節或人物並非檢定歷史劇情片的文藝標準。虛構有時弄巧成拙,而成為敗筆,但有時候反能畫龍點睛,使得真實性更加傳神入化。戴維斯為了闡述這個概念,在第一章和第五章裡提出幾項原則,其中第211頁及219頁的部分讀者可以反覆細嚼。

假使要批評戴維斯在影視史學方面有何缺失的話,那麼可能就是她在知識論方面還不夠深入。從她早期撰寫《馬丹蓋赫返鄉記》到這本《奴隸、電影、歷史》,都還未發展處一套影視史學的知識論及影視歷史文本的評論理論。但這也是每位研究影視史學的人所應加緊用功的基本課題!

 

本文題目原為〈歷史劇情片與文化史學〉,
刊於《中國時報開卷:每週書評》(2002.12.01),第34版。


 

圖:《奴隸、電影、歷史》專書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