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外之民,域外之地:談李仙得的《臺灣紀行》

2021.10.25 

 


由於電視播映《斯卡羅》歷史劇影集,近期許多人把視角轉向屏東恆春墾丁一帶。可見視覺化文本的威力遠過於文字和語音。

李仙得(Charles William Le Gendre, 1830-1899)Notes of Travel in Taiwan(附地圖)於二〇一二年出版。很快地,臺灣歷史博物館將這本書譯成中文,而且補充不少注釋含評論。二〇一三年九月出版後,不久,臺灣歷史博物館送給我一本,在好奇心大作之下,全書閱讀一遍。

近日為了準備演講,又看一遍這本厚重的書。溫故知新,記下幾點心得:

1. 這本書就英文書名的“travel”,或者就中文書名的「紀行」來說,可能有些讀者把它只當作遊記或隨筆看待。其實,李仙得身為美國官員,所處的時代又是西方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國家積極往外發展,覬覦各種利益的時期。早年巴黎大學畢業,主修地質學。他從北到南在Formosa行走,絕對不至於專程為了賞心悅目,享受「美麗之島」的風光。

2. 李仙得來Formosa,當然為了「考察」,所以除了文字記載,同時也繪製地圖,僱用攝影師拍照。「考察」或「探究」的英文“inquiry”,這個辭彙的古希臘文等於“history”,就是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採用的書名。可見,李仙得寫作其來有自,基本上依循希羅多德這條取向而來。

3. 就內容來說,希羅多德的History一書,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記載他由小亞細亞,經由西亞到埃及,而後輾轉到兩河流域的種種見聞。後面三分之一才是描述當時才結束不久的波希戰爭。反觀李仙得的《臺灣紀行》,中譯本正文部分共379頁,記述打狗(高雄)以南的部分,包括他直接和間接參與的兩次爭戰,共有185頁(pp. 195-379),佔約二分之一。希羅多德的History,後人又稱為《波希戰爭史》。同理,《臺灣紀行》不妨可以稱作「羅發號及牡丹社事件的歷史」。

4. 李仙得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東亞地區的歷史角色,關鍵在他「識破」了清帝國把Formosa大半以上的地區當作「化外之民、域外之地」。如果「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而「力量」又可以再生產名利,這個前提是有道理的,那麼李仙得的「見識」便是他從一八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起,能成為日本明治政府初期的顧問,以及日後(1878年)得以轉向朝鮮政權的本錢。李仙得這些行為當然可以批判,不過應該放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世界史的脈絡來看待才合乎歷史思維的原則。如果當今有人以一句「李仙得是賣臺史觀」,並進而以負面的口氣說「斯卡羅影集是賣臺史觀」,那就太草率淺薄了。果真要找出「賣臺者」,反而是甲午戰爭失利的清帝國,和直指臺灣「鳥不語、花不香」的李鴻章。

5. 李仙得儘管有利慾之心,但他的「見識」的確說出當年臺灣的真相。這個真相到了二十世紀末九〇年代漸漸地被臺灣人注意到了。於是「羅發(羅妹)號事件」加上「牡丹社事件」這段史事,如同「阿基米德的支點」,不僅就近可以推翻國民黨的國史觀點,而且往前推也可以否定二戰前日本的歷史論述。《臺灣紀行》之所以有價值,有「力量」,就是它提供了槓桿支點。所以,不僅二十一世紀的歷史學者,甚至連《傀儡花》、《斯卡羅》和《社頂的孩子》等非學院創作者的史觀,都以李仙得的「見聞」為基礎。接著,由於這些大衆化的歷史文本,越來越多閱聽者終於認知,在十九世紀末之前臺灣大半的人們及土地,曾經被清帝國視為「化外之民、域外之地」。

以上的心得,算是臺灣光復節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