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章(一):〈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臺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代序


代序

 

因緣際會之下,宜潔在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就讀時,我們合作,一起完成了她的碩士論文: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我們整理了仁和村的形成、發展和拆遷、重建的過程,在維護眷村文化的工作上,略盡綿薄。

 

對於眷村成長的二代,眷村就是故鄉。

童稚的心靈不解父母輩戚戚無奈的鄉愁。眷村裏,江南江北不同的鄉音,訴說著遙不可及的「故鄉事」;南北合的餐食,掺和著戰亂和鄉愁。多元的文化共同編織成五味雜陳的眷村文化。

然而,眷村克難的歲月裡,年長鄉親的青春華髮早已花白。有倖者懷著忐忑的心,飛越群山大海,踏上朝暮思想的「故鄉」,慰藉戰亂的離愁。只是物非、人也非。「故鄉」已經潛入記憶深處。

載負著特調的眷村文化,眷村二代探索竹籬外的世界;眷村是成長的故鄉。

經不起歲月的侵蝕,眷村也終於斑剝。

推土機下,眷村粉身碎骨。失去了載體,眷村文化永遠存留在記憶深處。

帶著永遠的鄉愁,眷村二代是戰亂的遺跡。

Thomas Mann豪邁自信的說:「我在哪裡,哪裡就是德國!」

眷村的孩子呢?

 

 

 

張四德 二零一三年十月